军队文职在我国是个“舶来品”,最早始于建国初期。
1954年12月中央军委举行扩大会议,把部分行政、物资保障、医疗卫生、文化体育、教学、科研、工程技术等岗位的6.2
万名现役干部改为工薪制职员,将编制序列内的36种职务改为无军籍职员,办理转业手续,留在原岗位上工作。于是我军在
1955年首次实行军衔制的同时,也实行了职员制度。
1988年专业技术干部职务,内部服务干部、部分行政事务干部、生活保障干部,编制为文职干部。
时间来到2005年,为了优化军队结构层次,把更多的现役军人用于指挥作战上。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布了《中国人民解放
军文职人员条例》,决定在军队实行文职人员制度
2012年8月,中央军委颁布《军队文职人员管理规定》,对文职人员的身份、管理、等级、聘用做出了具体规定。2013年
总政治部下发通知,全军文职人员实行统一招聘考试,进一步完善了文职人员的聘用管理制度机制。
2017年11月10日,国务院和中央军委颁布了新修订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职人员条例》,对军队文职人员做出新的定位,
同时赋予更高的任务使命。
2017年11月10日,国务院和中央军委颁布了新修订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职人员条例》,对军队文职人员做出新的定位,
同时赋予更高的任务使命。
1.有军队编制的国家工作人员
2.管理岗试用期薪资9000左右,转正后11000---技能岗试用期薪资7500左右-转正后9500左右(全军统一,不分地区)
3.年底发放一个月的奖励工资,(一年可以领取13个月的工资)
4.六险二金(五险一金的基础上多了医疗补充险和职业年金)
5.每年全额报销一次探望父母和爱人的机会。
6.衣食住行福利优待。
7.子女入托入学优先安排学区,不受学区房限制。
8.已婚安排家属住房,未婚安排单身公寓。
9.作息时间和休假参照公务员和事业编执行。
10.平稳晋升(每三年晋升一级,工资随之增长)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国历史上以个体农业经济为基础、以宗法家庭为背景、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社会文化体系。它有着
悠久历史。是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集体劳动和智慧的结晶。是我们的祖先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的地
位。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又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
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今天中国人的思维与行为仍在不自觉中深受其影响。纵观历史,传统文化主要
包括儒学、美德、礼仪、民族精神、榜样、诚信、和谐观、负面道德经验等方面。
传统文化教育的德育价值,众说纷纭,许多专家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此各抒己见。学者们论证了儒学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和加入WTO以后,中国的人文精神及传统文化思想受到挑战。对学生进行儒学教育,坚定信仰教育有利重建精神家园,凸显人文精神,要求我们加强儒学伦理教育,倡导道德体验教育。
〔1〕对于美德作为知识可教性,有学者论证了其可教的限度和方式。苏格拉底说:“美德即知识”。但美德作为知识被教师
有限度的。原因是它主要通过理性去获得、美德本身的内涵在当代社会中的失落、合格的美德教育教师的失落。所以传授也有
其特殊的方式,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
〔2〕香港中文大学刘国强教授阐述了中华美德教育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指出儒家伦理教育之特点,尤其分析了仁的不同
层面的含义和与诸德的关系,认为它们都是相互关联和融通的一个体系。他的关于中华美德的当代意义提醒了我们不要一味
的追求现代的、西方的、流行的价值观,而忽略中华传统美德所蕴涵的价值。
〔3〕民族精神有其深刻的历史渊源和重要价值,当前有学者对学校如何进行民族精神教育作了研究和思考。指出民族精神教
育应具有生活性、综合性、发展性,体现性和全球性的统一,且要设置专门的民族精神教育课程。拟定民族精神教育目标,
不同的学习阶段,目标层层深入。至于其教育方法,不能脱离学生实际,要从学生生活出发,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在活动中
开展教育,这样民族精神才可能真正被内化。
在线课堂或称远程教育、在线教育,现行概念中一般指的是指一种基于网络的学习行为,与网络培训概念相似。以网络为介
质的教学方式,通过网络,学员与教师即使相隔万里也可以开展教学活动;此外,借助网络课件,学员还可以随时随地进行
学习,真正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线教育具有跨越时空和人力物力限制的资源利用最大化、随时随地进行选择的学习
行为自主化、师生交流与学生自学等学习形式交互化、个性化的教学形式修改化、利用新型教育工具即网络的教学管理自动
化的诸多优势与特点,是一种本身以及通过学习产生的巨大变革。
教育培训可通过互联网远程教学平台,运用视频、语音等教学软件,让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更便捷,使得整个培训过程更
具有互动性让更多的人上课时间更自由,课程安排更方便;也使得老师、学生尽享足不出户却犹如面对面交流的感觉;同时也
可以让机构与学生节省更多时间和人力物力的支出;使得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学到更多需要的专业知识,让培训机构招纳更
多的学员,促进机构的发展。技术关键点在于模拟接近于真实的虚拟教室,教学手段通过以下进行:
1、网络教学
2、文档、电子白板等互动教学软件
3、视频、文件多方共享
4、灵活多样的提问、探讨方式
5、交互性、实效性强
6、简明方便的课程安排
7、集成讨论社区功能
艺术教育,以文学、音乐、美术等为艺术手段和内容的审美教育活动。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任务是培养审美观念、鉴赏能
力和创作能力。以培养鉴赏能力为主,创作能力为辅,使受教育者在欣赏优秀艺术品的实践中学习审美知识,形成审美能力。
(1)艺术知识,包括艺术理论、艺术批评和艺术史;
(2)艺术欣赏,包括对艺术作品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感受和鉴赏能力;
(3)艺术创作,包括创作艺术作品的构思和表达能力。
狭义的讲,“艺术教育”可理解为对培养艺术家或专业艺术人才所进行的各种理论和实践教育,如各种专业艺术院校正是如
此,戏剧学院培养出编剧、导演和演员,音乐学院培养出作曲家、歌唱演员和器乐演奏员等。广义的讲,“艺术教育”是美
育的核心,它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是专业艺术工作者。在当代社会中,人的生活与艺术或多或少的存在着
联系,例如读小说、看电影、听音乐、欣赏绘画等。因此,广义的艺术教育是以强调普及艺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通过
对优秀艺术作品的欣赏和评价,来提高人们的审美修养和艺术鉴赏力,培养人们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
艺文学创作是一种特殊的复杂的精神生产,是作家对生命的审美体验,通过艺术加工创作出可供读者欣赏的文学作品的创造性活动。
文学创作,是作家个体的文化行为、精神运动。在文学创作中,从素材选用、主题立意到艺术构思、语言表达等,都属于作
家个体的精神性创造活动。而在这精神性创造活动中,作家不仅进入了一次重塑自我的全新的精神境界,同时也获得了对生
活、对生命的一次深层体验和审美超越。其创造活动的艺术结晶、审美成果_____作品,则不仅是作家生命的一次艺术化、
审美化的物质性且永恒性的精神凝固,同时也是作家对自我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学技术的本质就是创新。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要想赶
超发达国家,关键要靠创新。只有把科技进步的基点放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持续创新能力上,才能实现我国科学技术的跨
越式发展,真正掌握发展的主动权。没有创新,就要受制于人;没有创新,就不可能赶超发达国家。
科技创新,人才为本。只有不断进行教育创新,才能造就一大批创新型人才,为科技创新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才能从根
本上扭转我国教育落后的局面,提高全民族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教育投资是指一国投入教育部门、教育单位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总和。是开发智力、发展教育事业的物质基础。我国的教
育投资通常分为教育经常费用、教育基本建设费用两部分。前者主要包括教职工工资、福利费,人民助学金、奖学金,公务
费,设备购置费,修缮费等;后者主要是建设、购置校舍、大型设备的费用。
教育投资是开发智力、发展教育事业的物质基础,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是现代化建设成败的一个关键。从长远看,教育投资是效益最大的一种投资。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对教育的投资。
长期性和连续性:随着社会的进步,终身学习的理念也越来越深入人心,在教育领域投入的资本日益增多。而在将教育投资
转变为教育能力,发挥教育的经济效益又需要一个很长的时间和过程,且受教育自身特点的制约,这种投资应保持相对连续
性和稳定性,否则将不利于对受教育者的智力开发。
时滞性和多样性:教育领域自身并不能直接创造出相应的经济价值及收益,教育领域的投资成本一般只能用其他经济领域里
的劳动成果或收益进行补偿。劳动者在接受了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教育之后还需要通过市场将其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生产
力,并据以取得相应的劳动报酬。因此,教育投资收益特别是经济收益的获得往往需要较长的过程,且具有一定的间接性,
《大学生就业指导与创新创业教育》主要内容分为就业教育和创业教育两个部分。就业教育部分,主要从就业创业形势、就
业政策、就业认知、就业准备、就业应聘几方面就大学生在就业时所要掌握的知识和所遇到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说明。创业
教育部分,主要从创新实践、创业准备、创业实践三个方面,就大学生在创业时所要掌握的知识和所遇到的问题进行了系统
的说明。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非常快,市场一体化的建设逐渐趋于完善,社会主义建设水平显著提高,与此同时,经济的迅速
发展促使各行各业获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发展规模空前扩大。但是从当前市场经济的走向来看,综合竞争实力增强已经各
行企业立足市场的根本。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高校毕业生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尴尬处境。即使经济市场发展的速度加
快,但始终改变不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大的这样一种现状。针对此种情况,面向所有毕业生实行就业创业指导已经成为各
高校解决这道难题的共同举措。在此情况下,系统规划高校毕业生、就业与创业,直接面对其中的问题,将有效缓解高校毕
业生就业压力,减轻目前市场人才供大于求的状况。本文就创新就业与创业指导模式进行简单分析。
教育托管中心是针对中小学基础教育专业提供学生学习辅导,1对1个性化辅导、孩子健康成长教育及上学放学接送、膳食提供、
寄宿等为一体的个性化式教育连锁机构。同事托管班配有专业辅导老师和生活老师、专业的营养专家和心理健康教育专家。
个性化:因材施教,采取一对一或小班制方式辅导,充分分析每位学生和家长的教育需求和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辅导方案,
通过高效地辅导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寻求适合的教育发展定位;
全方位:充分满足孩子和家长的需求,开设各类精品课程,促进孩子知识、习惯、能力、素质全方位提高、为孩子提供专业、
系统、完整、高品质的教育解决方案;
标准化:各分校均统一VI形象,统一分功能区域的学习环境布置,严谨规范的托管教育教学管理流程;
社区化:项目立足于社区,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做家长和孩子身边的教育专家;
精品化:项目定位中高端群体,小班辅导,为每个客户提供满意的服务。